講述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發布時間:2021/6/25 人氣:1553

紅色基因是忠誠,愛黨愛國,矢志不渝;紅色基因是忘我無私奉獻無怨無悔。我們傳承紅色基因也許不必每天掛在嘴上,但是需要我們銘記于心。
2021年6月18日上午9時40分,招金有色礦業黨支部6月份主題黨日活動在招金大廈2105會議室開展。本次主題黨日活動的主題是黨支部書記李廣輝為黨員同志講黨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由來。此次活動由黨支部書記李廣輝同志主持開展,廣大黨員同志參會。
首先黨支部書記李廣輝講述了毛澤東的經典著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由來。原先并不是這個題目,而是《時局的估量與紅軍行動問題》,是1930年1月5日,毛澤東寫給林彪的一封回信,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林彪轉變對中國革命的悲觀思想認識,指出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可能性。
1930年元旦,在剛剛結束的古田會議上重新當選為紅四軍前敵委員會書記的毛澤東收到了林彪的來信。信中過高的估計了敵人的軍事力量,對時局和革命前途流露出一股悲觀情緒,認為中國革命高潮未必很快到來,建議采用比較輕便的流動游擊方式去擴大紅軍的政治影響。為了幫助林彪轉變錯誤認識,并以此教育全軍,經過深思熟慮,1930年1月5日,毛澤東在古田鎮賴坊村協成店駐地,給林彪寫了一封名為《時局的估量與紅軍行動問題》的長篇復信。在信中,毛澤東除了對那些右傾悲觀思想進行了分析批評外,更多的是深刻闡發了他關于中國革命要“以鄉村為中心,以農村革命根據地促進全國革命高潮”的思想。在信的最后,毛澤東以詩一般的語言和激情描繪了一幅令人鼓舞的前景,目的是要勉勵林彪及其他一些紅軍指戰員振作精神,克服悲觀心理,激起他們對于在農村創造大片紅色割據局面的熱情,迎接革命高潮的到來。
1948年公開刊行這封信時,林彪向中央提出希望不要提及他名字。毛澤東同意了這個意見后,將這封信改名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封信就像是茫茫黑夜里的一盞明燈,指引著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一步一步走向新的勝利。
講述完后,黨支部書記李廣輝作總結發言。他指出目標是方向,也是動力,一個人有了堅定正確的目標信念,就會以驚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業,創造奇跡。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從一點星火成長為燎原的大火并最終建立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因為它有救人民于水火,統一中國的崇高信念。眾黨員同志紛紛表示通過這次學習更加堅定了我們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和決心,增強了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進一步感受到了共產黨人敢于斗爭、不怕犧牲、艱苦奮斗、不斷前進的精神風范。